Tweet...tweet...tweet

    follow me on Twitter  請愛用Firefox

    關於這期的今周刊

    Intense

    昨晚在等monica的時候,在全家便利商店,站著偷看了一下這期的《今周刊》。這次的主題是:墊高自己,全球化職場,挑戰你的未來。內容主要是針對未來的全球化趨勢,教導將面臨這一波挑戰的六、七年級生該如何接招,以及如何陪養足夠的實力面對這場考驗。

    基本上,對於書中提到的,新一代的職場人,應該多多陪養世界觀,多多看看世面,並好好陪養"五力"(國際力、創意力*、領導力、執行力與忍耐力) 來接受挑戰。文後,也列出了建議的10本書,供讀者閱讀,陪養這"五力"。看著被列在表上的書目,Noid覺得這當中有一點點奇怪的地方---這些書,全部都是外文翻譯的(幾乎沒有亞洲人寫的書,但是Noid不確定,因為剛好monica來了,所以沒有記住每一本書的書名和作者,只大概看了一下。)。

    質疑的部份,當然跟Noid不喜歡讀西洋翻譯書有點關係,但也不能說是Noid的偏見。試著思考一下所謂的"國際化"的名詞,不也是從國外開始的嗎?然後流入世界,流入台灣。從那之後,生活周遭的東西,都多標示了"英文"在上面。再來,就是一堆的國際組織,WTOWHO...之類的。而加入這些之後,台灣真的有國際化嗎?還是只是犧牲了更多的人民,丟了更多的國家尊嚴?人民的生活有變好嗎?產業真的變得更有利嗎?如果國際化真的好,為什麼台灣的農業,自從加入WTO之後,反而更辛苦?甚至還要靠對岸來購買。或許,你可以單純責怪是農夫們不懂得"國際化經營"所以活該被淘汰,但是,真的是這樣嗎?還是國際化只是一個語係(國家)的世紀大陰謀?一個好聽的頭銜,一個虛榮的高帽子。這個,真的值得大家好好的思考,不然,EU的存在是為什麼?如果國際化真的是最好,為什麼歐洲要另外自組一個歐洲的經濟體系?直接加入國際化體系就好啦,不是嗎?那又為什麼,歐元會大漲?當然,Noid對這些東西也沒什麼深入的研究,只是一個沒有國際化觀念的土包子的疑慮而已。

    最後在書架上看到一本有趣的書,會引起口水戰的書,不過,或許值得一看...《國家的品格》。這本書,有一半的日本人讚同,一半的日本人說它是在放屁,但是,它的大賣,卻是不爭的事實。或許,我們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我們所站的土地,所用的語言,所穿的服裝,所有的所有,對全體人民的意義,而不再是無謂的口水戰,在沒有結論的議題上,浪費人民的稅。

     

    *(關於創造力的一點,其實現在,很清楚的,創造和設計,已經是每個成功"企業"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這點,Noid就有點恨鐵不成鋼了;許多台灣的"產業"看不出來,只會整天在找更便宜人工的地方蓋工廠,壓低成本,以量制價,從中賺取單薄的利潤。雖然很無奈,但也不能怪那些公司的老闆。試想,台灣近50年的廉價勞工歷史,讓多少"產業"以OEM賺了大錢?就算現在台灣的工資已經慢慢上漲了,只要再將生產線搬到工資便宜的國家,就可以再活50年,卻沒注意到,自己賺了錢,卻犧牲了把你養大的國家,和後代。)

    Comments